您的当前位置: > 健康指南
【疫情防护】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应做好那些措施呢?
【发布日期:2019-06-10】 【来源:本站】 【阅读:次】

一、常态化防控状态下,个人防护新冠肺炎应注意哪些?  

①保持社交活动距离。日常交往中能尽量避免聚集;在交谈、候车、等电梯、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。
  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。要勤洗手,尤其是饭前便后、触摸眼口鼻前后、离开医院、外出归来等,要及时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。咳嗽、打喷嚏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,不随地吐痰。
  ③坚持自觉安全出行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该佩戴口罩。避免用手揉眼、抠鼻等行为,如有发热、干咳等症状的乘客,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  ④到人多密集场所做好防护。到超市、酒店、餐馆等人多密集场所时应按规定佩戴口罩。客流较多时,有序等候,如室内面积较小,应在室外等候,避免人员拥挤。尽量采用电子支付方式,如收取现金应及时洗手,不具备洗手条件,应使用免洗手消毒剂。
  ⑤ 提倡使用公筷公勺。建议采取分餐制,不能分餐时使用公筷公勺,不用私筷夹菜劝食。 


二、什么情况下可以摘掉口罩?  

在通风条件良好并且能够保持比较好的、安全的社交距离的情况下,可以不佩戴口罩。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:
  ① 居家,无需戴口罩;
  ② 在户外,比如公园、人比较少的街道,包括操场,是不需要佩戴口罩的,尤其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更不能佩戴口罩。
  ③ 近期没有新发病例报告的低风险地区,在办公室、会议室、工地、学校、展馆、体育馆等公共场所,无人员聚集、能够保持通风条件且保持1米以上安全的社交距离的情况下,也不需要戴口罩。


三、学校开学,教室上课或上体育课是否需要戴口罩?  

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编制的《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》(修订版)等有关要求: 
  托幼机构人员:因幼儿特殊生理特征,不建议戴口罩;托幼机构教师,需佩戴口罩。
  中小学校人员: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;在校园内,学生和授课老师无需戴口罩。
  大中院校人员:确保有效通风换气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,教职员工和学生无需戴口罩;在封闭、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(小于等于1米)时,需佩戴口罩。
  各类学校值守人员、清洁人员及食堂等工作人员: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
  在户外运动场等人员非密集区域,人和人之间间隔比较大的前提下(学生之间保持1.5米以上间距),体育课可不佩戴口罩。 


四、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,诸如影院等一些人员易聚集的公共场所逐渐开放,这种环境下要采取哪些防护措施?  

优先采取网上购票或现场扫码购票的方式;在现场购票或购买其他物品时需要保持一米的社交距离。
②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影剧院的公共设备或设施表面,特别要加强手卫生,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、消毒湿巾,打喷嚏时用纸巾、手臂肘部遮挡口鼻。
③减少与朋友相约观影,尽量自己或陪同家人观影。在影剧院内不要有过多的交谈交流,减少近距离聚集。
④随身携带口罩,当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一米距离内时要佩戴好口罩。

五、体温测量应注意些什么?出现发热症状该怎么办?  

①测量前20~30分钟,避免剧烈运动、进食、喝冷热水、沐浴或者进行冷热敷;测量时如选用水银温度计,应检查有无破损,保持腋下干燥;如果存在测量值高出正常范围一点,可能是存在测量误差,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。
②出现发热,不一定就意味着新冠肺炎感染,因为还有不少特殊因素会导致体温上升。天气、饮食甚至生理期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,所以当测量出体温偏高不用慌张,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,并告知医生14天之内有无境外、国内高风险地区旅居史,就医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口罩,注意手卫生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 

六、疫情防控期间,空调到底应该如何使用?  

①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应定期对空调滤网、机芯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检查、清洗、消毒;室内温度调节建议不低于26摄氏度,如能满足室内温度调节需求,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;增加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换气频次,或者空调每运行2-3小时须通风换气20-30分钟;使用新风系统的集中空调,应关闭回风系统;对于人员流动较大的商场、写字楼、地下车库等场所应加强通风换气;并且每天营业结束后,空调系统应继续运行一段时间。
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时,应采取下列防控措施:立即关停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活动区域对应的空调;在当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,立即对上述区域内的空调统进行强制消毒、清洗,经卫生学检验、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。